2025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中国反洗钱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在反洗钱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和未来的工作方向。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过去反洗钱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反洗钱行动的规划和展望。
一、国际评估:成绩斐然,迎接新挑战
2023年10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通过了中国第四轮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强化后续报告,标志着我国在国际反洗钱评估中取得了积极进展。经过四年的整改,我国在40项合规性指标中的达标数量从22项提升至31项,有效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展现了我国在反洗钱领域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同时,我国已经开始积极准备2025年底至2027年初的第五轮评估,以应对国际标准的调整和更高的评估要求。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夯实基础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反洗钱法》的修订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制度得以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洗钱行为的源头管控。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印发了《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填补了新兴金融领域反洗钱规则的空白。这些制度的完善,为反洗钱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了反洗钱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监管效能:显著提升,精准打击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开展了275次执法检查,对392家义务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这些行动有效地强化了反洗钱监管的力度和效果。同时,监管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通过发布《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指引(试行)》,明确了针对不同风险状况的主体应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监测分析:数据拓展,情报精准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在2023年接收了422.35万份可疑交易报告,并向执法机关提供了24680批次的金融情报。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为打击洗钱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监测分析中心不断拓展数据来源,覆盖了22个行业的4428家机构,并将数字人民币等新兴业务纳入数据报送范围。通过优化监测分析系统,提升了数据采集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对洗钱活动的监测和预警。
五、打击犯罪:成效显著,维护稳定
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洗钱犯罪案件33440起,提起公诉90738起。全国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洗钱案件80142起,生效判决129658人。这些数字背后,是反洗钱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金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与执法机关的紧密合作,反洗钱部门协助破获了一批重大案件,有效遏制了洗钱犯罪的蔓延。
六、部际协同:合力推进,强化合作
反洗钱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各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严格执行《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在制定洗钱罪司法解释、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建立洗钱犯罪案件统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种部际协同机制的强化,为反洗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七、国际合作:纵深推进,共筑防线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积极参与FATF等国际组织的活动,推动犯罪资产追缴、虚拟资产监管等规则的修订。同时,与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金融情报交换机制,为追逃追赃提供了关键支持。通过主办欧亚反洗钱组织(EAG)三亚全会等活动,中国在国际反洗钱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八、宣传培训:提升意识,增强能力
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反洗钱意识,中国人民银行在“3·15消费者权益日”“5·15打击经济犯罪日”等节点开展了广泛的反洗钱宣传活动。同时,组织了3000余人次参加反洗钱远程培训,发布了《反洗钱实务》期刊,提升了从业人员的风险防控技能。
《2023年中国反洗钱报告》的发布,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反洗钱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对未来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充满信心。反洗钱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公平的金融环境而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转载内容均标注来源及出处,仅作为反洗钱合规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上海:021-65779433北京:010-57065268深圳:0755-88602291武汉:027-8548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