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分红是考量公司回报意识的重要标尺---国内、外两市场现金分红比较

作者:本站编辑来源:长江保荐 日期:2012-09-05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一般来说,股东可以以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其中,现金红利是上市公司用以回报投资者最常见的股利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重要途径。

我国股市长期以来一直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通过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研究后发现,他们在进行投资活动时通常会表现出一种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特征,他们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意愿,但是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短期行为:投机心理、跟风操作的特征明显。因此,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投资的把握,除了需要加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所占市场份额、财务状况、未来成长性等基本面分析,现金分红政策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

能够具备以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方式回馈投资者的公司应当是拥有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具备强劲的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抵御周期波动的优秀上市公司;而且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机制也可以使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前景形成理性预期,增强公司股价波动与基本面的相关性,引导投资者形成稳定的股利偏好。同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还可以改善投资者的收益结构,使其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分红水平,从而有助于培育价值投资理念,减少投机行为。那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现状以及与国际成熟市场的差距是如何呢?

?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

根据对市场数据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近年来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A股现金分红金额逐年提高,但投资回报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证监会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1年,A股实现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56家、1006家、1321家和1568家,占同期上市公司总家数的比例分别为52%、55%、61%和68%;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423亿元、3890亿元、5006亿元和5465亿元;平均每股分红金额分别为0.08元、0.09元、0.13元和0.18元;三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在金额提高的同时,分红占A股公司净利润的比例却从2008年的42%下降到了2011年的27%。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仅为25.3%,而国际成熟市场该比例通常在40%左右,A股与成熟市场显现出明显差距。

第二、从各行业分红情况来看,近年来,市场的分红意识在逐渐提升。

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各行业分红金额基本呈现增加态势,而行业内分红公司的占比(行业内实施分红的公司家数/该行业公司总家数)总体并未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对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分红家数占比分析,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采掘业、金融保险业、木材家具、电子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2010年排名前五大行业与2011年相同,只是先后顺序有少许变化。

我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的整体提高在未来可能是一种趋势,这并非完全是来自于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上市公司整体的高成长性逐渐退化,未来市场的投资脉络逐渐从成长投资向价值投资转化。因此,坚持“高分红”的上市公司会逐渐赢得投资者的青睐,特别是在弱市环境中,坚持高分红的上市公司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好的防御价值。

?

二、成熟的海外市场分红现状

在成熟的海外市场,投资者在判断股票投资价值时会引用“股息率”这一重要指标。那么,什么是“股息率”?它又是如何帮助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的呢?

股息收益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

在“强化分红”理念逐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股息率指标在今后可能会被进一步重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相对于市盈率指标,股息率其实更能反映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愿,同时提供现金分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盈利的真实性。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至2011年,几大市场包括道琼斯工业、伦敦富时、标普、法兰克福、法国CAC40和恒生及恒生国企的股息率平均值均在2.35%-4.1%,而上证指数近6年的平均股息率均值仅为1.37%。

?

三、国内、外市场分红水平比较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国际成熟市场近6年来的的股息率平均水平远高于我国上海市场的平均水平。这表示与国际市场相比,成熟市场相对新兴市场而言,具有较高的分红水平,和更加持续稳定的股息率,这反映了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更强,价值投资理念更深入。

但衡量股息率水平的高低,通常是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或者周期的国债利率相比较。我国自2002年至今的10年间,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至1.98%,高至4.14%,不考虑利息税,平均水平在3.0%左右,远高于上市公司股息率的平均水平。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息率支付水平普遍偏低,2011年,沪市股息率超过3%的上市公司52家,超过5%的公司14家,连续三年均超过3%的上市公司仅5家。

由于美国各家商业银行的同期存款利率与美国国债利率相关度较高,因此我们从两国的同期国债利率进行相关比较。美国2006年至2011年道琼斯工业成份公司股息率平均水平为2.67%,比同期一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2.01%的平均水平高63个BP。对比我国同期,上证指数成份公司股息率平均为1.37%,比一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平均水平2.33%低96个BP。

上述两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息率支付水平普遍偏低,且远远低于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以上海市场为例,虽然2008年以来股息率较历史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特别是持续盈利能力不高,加之公司治理方面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影响了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在股息率上则是波动较大,忽高忽低。

?

四、我国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特点

我们对近十年(2002—2012)平均股息率排名前50名的上市公司从资产规模、股本规模和风险分析(BETA)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年报数据统计表明,上述50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规模和平均总股本分别为全部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的1.21倍和1.99倍;同时,该50家上市公司的BETA值为1.13,略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从行业分布看,上述50家分红派现较多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资产雄厚、股本规模大、经营稳定,同时投资增长已趋于放缓,有能力进行分红的交通运输、钢铁、汽车制造等行业;而近年来行业景气度较高的家电、机械、煤炭采掘、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的公司,因为业绩增长较快,分红情况也较好。在上述50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公司跑赢了同期大盘,其中大多数是行业景气度高、经营业绩比较稳定的企业。

从上述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息率总体水平不高,但股息率相对高的股票由于业绩优良,股价往往能跑赢大盘,因此,即使投资者还不能靠分红获取可观的回报,但不妨将股息率作为选股的标准之一,从中选出业绩优良、具有成长性的个股,在获取股息回报的同时,赚取股价上涨的收益。

?

五、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注重价值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年轻的市场,与国际成熟证券市场最大不同的是:中小投资者是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贡献了约80%的股票市场交易金额,开户数也占总开户数的99%以上。由于历史原因,A股投资者对股票意义和投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中小投资者的不理性投资,习惯于投资一些自认为成长性高、估值高、盈利能力却很差甚至亏损的个股,这种投资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和风险。

从欧美数百年股市历史来看,价值投资历久弥坚,是克服市场恐惧和贪婪的有力武器和长期在股市生存的法宝。因此,中小股票投资要想获得满意结果,最重要还是关注公司基本面。我们前面所讲的股息率仅是诸多研究中的参考指标之一,其实基本面分析还包括对宏观经济面、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公司业务同行业竞争水平和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包括对管理层的考察这诸多方面的分析,包括对公司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的分析与判断。

总而言之,中小投资者应充分认识自身特点,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注重价值分析,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良好的公司,投资具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只有正确证券投资理念和策略,才有可能选择回报意识强的公司进行投资。